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第3章

茨威格

  就在人們虔誠地禱告,唱讚美詩的時候,教堂外面的一間修士室里正在激烈地爭吵,這簡直就是對兩教和解的一種諷刺。希臘正教的修道士蓋納蒂奧斯強烈譴責羅馬公教違背了基督教的教義,這使剛剛建立起來的和平又毀於一旦。兩派的隔閡不斷加深,雙方互不相讓,都不肯輕易屈服,這直接導致了他們支援拜占庭戰船和士兵的承諾成了一句空話,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這次紛爭的具體原因和過程不再贅述,總之愷撒大帝的粉絲一直沒閒着:強勢的准侵略者在戰爭的準備工作尚未就緒前,總是竭盡全力維持所謂的和平,製造一種和平的假象來麻痹對手。穆罕默德在登基盛典上接見拜占庭的使者時,不僅盡力向他們示好,還虛情假意地以真主、穆罕默德教祖、天使、《古蘭經》的名義起誓,保證遵守和君士坦丁十一的約定。但在暗地裡,這個陰險狡詐的人卻不動聲色地與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簽訂了雙邊中立協議,消除了自己在攻打拜占庭時的威脅,並着手一切準備。

  首先要切斷拜占庭的糧路。當時,博斯普魯斯海峽只有亞細亞一岸是土耳其的領土,因此拜占庭可以從其他水路進入黑海運糧,而位於歐洲一岸的魯米坐?希塞爾附近最狹窄的地段就是拜占庭運糧的必經之路。於是,穆罕默德決定在這裡修建一個要塞。雖然按照當時的協議,任何國家都不得在歐洲一岸修建工事,但在穆罕默德的強權下,沒有人敢提出異議。

  僅僅一夜之間,數以萬計的工人被派到歐洲一岸。為了得到足夠的石塊,他們拆除了周圍所有石制的房屋,包括流傳已久的聖米迦勒教堂。除此之外,為了供應工人的伙食,他們還將周圍的莊稼洗劫一空。

  為了早日切斷拜占庭的水路,這個工程由穆罕默德親自監督完成。軟弱的拜占庭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睜睜看着土耳其違背誓約,斷絕自己的糧路。很快,穆罕默德就成了海上霸主,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此後,穆罕默德索性撕開了虛偽的面具,那些要通過公海要塞的船隻,都免不了要遭受他所謂的和平宣言中的炮轟,戰爭由此開始。

  1452年,穆罕默德昭告天下,他要攻打拜占庭,並四處徵集士兵。截止到1453年4月5日,他已經糾集了一支數萬名人的軍隊。在隊伍最前面的,就是騎着馬戎裝颯爽的穆罕默德。

  在帥旗升起前,出現了一個非常壯觀的場面:穆罕默德命人在地面上鋪了只有在祈禱時才用的地毯,朝麥加虔誠地叩了三個頭。然後,他身後的萬餘名士兵也紛紛效仿他,朝同一個方向跪下叩頭,異口同聲地向真主禱告,請求真主保佑他們取勝。

  隨後,穆罕默德站起來,一個謙卑祈禱的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貪婪的侵略者。他一聲令下,整個隊伍頓時熙熙攘攘,土耳其攻打拜占庭的戰爭正式開始了。

  前所未有的重炮

  一個先進的時代急於引領世界,而那個舊的時代卻不甘心就這樣退出歷史舞台,勢必會做垂死的掙扎,一場先進與落後之間的戰爭在所難免。

  在土耳其強大的兵力面前,拜占庭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們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城牆。

  拜占庭位於黑海和愛琴海之間的要塞博斯普魯斯海峽。它呈三角形,北鄰金角灣,沿岸是高高的城牆和塔樓;南瀕馬爾馬拉海,沿岸也是城牆和塔樓;西面的陸地上也有兩道城牆,城外則是深邃的護城河。拜占庭依山傍海,易守難攻。

  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的城牆有更古老的歷史。現在的城牆先是由狄奧多西二世於公元五世紀修建;後來,君士坦丁大帝命人沿着城牆修築了一道牆;到查士丁尼皇帝時期,城牆被繼續擴建和加固。在歷代皇帝的努力下,這座城牆終於成了拜占庭的一道屏障,它由平行的兩層和三層建築構成,上有凹形的眼口和垛口,前有護城河,後有用方石壘砌的堅固的塔樓,氣勢恢弘。無論是蠻夷部落的密集攻勢,還是土耳其的人海戰術,都絲毫無損這座堅固的城池。即使是在穆罕默德時期,任何先進的武器也只能對它望洋興嘆:撞槌衝擊,它紋絲不動;新式火炮轟炸,它仍然巋然不動,任何一顆小石頭都是那麼堅固。今天,我們仍然能從這座滿是常青藤的城牆遺址上一睹它往日的丰姿。在堅固無比的狄奧多西城牆的保護下,拜占庭在很長時間裡都很安全,這也是穆罕默德最初失敗的重要原因。

  1453年4月,土耳其軍隊在護城河搭建浮橋,企圖用雲梯攻入城牆,最終被城內的拜占庭人擊敗,傷亡慘重。離開陸地陣地後,土耳其戰船被早已在此布下鐵鎖的拜占庭人阻擋了前進的道路,根本就靠不了岸。

  穆罕默德被困住了。在開戰的幾個月,甚至可以追溯到他計劃攻占拜占庭的幾年裡,穆罕默德為了摧毀這座堅固的防線夜不能寐,即便做夢也在琢磨這個問題。他的桌子上堆滿了工事的圖紙和進攻的樣圖,包括每一個小丘,每一塊窪地,每一條河流,處處都考慮得細緻入微。但所有的調查都證明了一個事實:土耳其現有的臼炮都不是狄奧多西城牆的對手。

  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只有用比臼炮炮筒更長、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加上比石頭更硬、更重、攻擊力和摧毀力更大的彈頭才能摧毀它。換句話說,只有發明一種全新的重炮,才有可能撼動拜占庭的城牆。對此,穆罕默德表示,只要能製造這種武器,付出任何代價都在所不惜。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麼高的酬勞,自然吸引了眾人的矚目,催生了驚人的創造力。

  一名男子自告奮勇向穆罕默德承諾,他能製造出新的攻擊大炮。這名男子名叫烏爾巴斯,來自匈牙利。雖然他是一名基督教徒,並且他才效力君士坦丁十一不久,但穆罕默德優厚的條件深深吸引了他。對金錢、權力的強烈占有欲以及對理想的狂熱追求,使他奮不顧身地投奔到穆罕默德麾下,用自己的技藝和創造力為他效力,並創造自己人生的另一個輝煌。他在穆罕默德面前發誓,只要有足夠的經費,就能創造出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超級火炮。

  對穆罕默德來說,製造新型火炮才最重要,他自然不會在乎這個條件。他承諾,他會盡一切所能為烏爾巴斯提供金錢和人力,並用上千輛車子把礦砂全都運到亞得里亞堡。鑄炮工人夜以繼日,三個月後,一個新的黏土模坯終於問世了。當火紅的鐵水被澆在模坯上冷卻後,一個新的重炮——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炮筒就這樣誕生了!

  為了確保安全,在進行第一次發射實驗前,蘇丹在全城頒布了公告,要孕婦特別注意安全。

  如烏爾巴斯承諾的那樣,這個重炮的威力非常驚人。隨着一聲連巨雷都遜色幾分的炮聲響起,如閃電般閃亮的炮口射出一顆巨大的石彈。頃刻間,一堵城牆被擊得灰飛煙滅。穆罕默德的血液沸騰了,立刻下令用這種新的重炮來武裝炮兵部隊。

  從外表上來看,這種大炮像是一門巨大的「擲石器」,但實際上,它是現代大炮的雛形,算得上是近代大炮比較成熟的形狀了,被後來的心有餘悸的希臘歷史學家稱為大炮。

  雖然大炮製造出來了,但穆罕默德又遇到了更棘手的問題——如何使這門巨龍般的重炮順利地穿過整個色雷斯,並運到拜占庭的城牆前。

  穆罕默德先是派遣了一隊隊騎兵在前面開路,清除了所有可能破壞大炮的人,他們或是被驅趕,或是被投入獄中。之後,他命令幾千名土方工人來維修道路。為了儘快將坑坑窪窪的道路鋪平,以便運輸大炮,他們不分晝夜地挖土施工。

  金屬炮筒則被放在一輛裝有防禦裝置的巨車上,50對並列行走的公牛拖着它前進。車的底部是輪軸,50名車匠和木匠隨侍左右,在車前進的過程中,不停地更換車底下的滾木,並在滾木上塗潤滑油,加固支架,搭建橋樑等。此外,還有200名壯丁在車旁邊護駕,扶着這個搖擺不定的炮筒。

  利用原始的滾軸方法,一支龐大的炮筒運輸隊緩緩前進,極其艱難地越過了山嶺和草原。接着,二三十個一模一樣的炮筒也用同樣的方法抵到了目的地。一路上,龐大的隊伍吸引了無數好奇的人,他們驚訝地看着眼前這個如戰神般的鐵鑄的巨大怪物,不停地在胸前劃着十字。

  兩個多月後,二三十門黑漆漆的新型大炮對準了拜占庭,隨時可以對它發起進攻,這進攻將是驚天動地的。正是從這時開始,重炮隊正式被載入戰爭史冊,而拜占庭的千年城牆和奧斯曼帝國的新型重炮對抗的帷幕也被拉開了。

  重炮的威力極其驚人,城牆一旦被彈頭擊中,立刻粉身碎骨,被擊中的一隅稀里嘩啦地倒下去,形成一個缺口。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要出現六七次。在重炮持續不斷的轟擊下,曾經固若金湯的拜占庭的城牆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最後終於被撕裂,低下了它高貴的頭。

  拜占庭被圍得水泄不通,城內的人民只能趁天黑悄悄地用木柵欄和亞麻布團把城牆的缺口補上,但這些東西根本無法與堅硬的石塊相比,曾經堅不可摧的城牆再也不能保護他們。城牆的背後是只有8000人的軍隊,而等待他們的是奧斯曼帝國浩浩蕩蕩的15萬大軍,他們惶惶不可終日。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拜占庭人無力反抗,除了眼睜睜地看着奧斯曼大軍在自己的土地上恣意妄為,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人們不斷祈禱,婦女們帶着孩子來到教堂,整日跪在施匹利迪翁的聖體前,希望得到他的保佑。而將士們則不分晝夜在瞭望台勘察,密切關注海面的情況,期望看到羅馬和威尼斯的救援部隊的蹤影。儘管海上已經滿是土耳其的戰船,但救援人員的到來會讓他們稍微安心一些。

  一般來說,對拜占庭的這種困境,歐洲,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基督教國家都應該鼎力相助,兌現他們對拜占庭冠冕堂皇的承諾:向拜占庭挑戰,就是挑戰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權威!遺憾的是,援助實在太有限了。

第五章

更新時間2009-9-8

16:49:11

字數:4794

 短暫的希望

  在拜占庭人的誠心祈禱下,救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雖然援兵的規模與他們的期望相差甚遠,但好歹也有贏的希望了,總比孤立無援強吧!

  1453年4月20日凌晨三點,援兵到來了。三艘巨大的熱那亞戰船出現在海面上,並發出燈光信號,整個拜占庭沸騰了。他們歡呼雀躍,爭先恐後聚集到城牆邊,興高采烈地迎接他們的救世主。

  三艘大船一路乘風破浪,緩緩靠近拜占庭,它們中間是一艘運糧的小船,在大船的保護下徐徐前進。但與此同時,穆罕默德下令全力阻攔,不准它們抵達拜占庭的港口。他甚至跨上戰馬,火速奔向土耳其艦隊停泊的港口,想親自指揮這場戰鬥。

  很快,奧斯曼帝國的150艘戰船競相駛向拜占庭,幾千副船槳把海水攪得嘩嘩直響。這150艘戰船全是清一色的三桅帆船,雖然體形較小,但裝備齊全,武器先進。不過,就像是得到了上帝的庇佑,強風將那四艘大櫓戰船的風帆吹得鼓鼓的,逐漸把它們送往拜占庭的港口。它們的行駛速度遠遠超過了那些裝備齊全、武器先進的三桅帆船,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困難就從容不迫地駛向金角灣的安全港口。

  在此之前,拜占庭已經在與加拉塔之間的金角灣水域布下了鐵索陣,只要援兵的船隻一到,鐵索就會將敵艦攔截在外面,使它們無法進攻。眼看四艘大船馬上就要安全抵達了,港口的鐵鏈也已經放下來了。漸漸地,城牆上的人甚至都能看清船上人員的面貌了。拜占庭的人民,不論男女,都跪下來由衷感激上帝和聖徒們的恩賜。

  但就在一瞬間,風突然停止了!

  那四艘戰船就像被磁鐵吸住了一樣,隨着風停而停止了前進。它們靜靜地躺在海面上,紋絲不動,仿佛四座笨重的塔樓一般。而那時,它們與金角灣安全港口的距離僅有幾箭之遙。

  土耳其戰艦上的士兵禁不住高聲狂呼,他們拼命地划槳。轉眼間,150艘戰船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四艘不能動彈的大船,就像砧板上的肉一樣,只能無奈地僵在原地等待命運的終結。

  首先靠近大船的是16條槳艦。士兵們一擁而上,先用鐵爪篙鈎住大船的兩側,然後再狠狠地用刀斧砍大船的船身,目的是使船沉下去;有的爬到錨鏈上,扔一些火把和燃燒的柴火到大船的帆篷上,希望把船燒成灰燼。此外,為了將糧船撞傷,土耳其艦隊司令命令自己的旗艦使出全力去衝撞它。兩艘船就像角鬥士一樣,緊緊地扭成一團。

  一開始,熱那亞士兵憑藉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優勢占了上風,不僅將往上攀登的敵人殺得落花流水,還用刀斧、石塊等有力地還擊,將他們丟上來的火把扔了下去。但這場力量懸殊的戰鬥,結局早已註定。如果兩軍再繼續對峙,損失最大的肯定是熱那亞,他們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在城內的拜占庭人眼裡,這是最令人惶恐不安的場面。平時,他們觀看古希臘戰車在競技場上的殘酷搏殺時能感受到很大的樂趣。但此刻,在這場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血腥搏鬥中,他們感到萬分痛苦。他們與自己的兄弟僅有幾箭之遙,卻無法幫他們一把,而這些人是千里迢迢來助他們一臂之力的人。他們只能無奈地在城牆上觀戰,緊緊地握着拳頭,氣急敗壞地嘶吼。在他們看來,勝負已定,自己輸定了。

  照這樣的形勢下去,只要兩個小時,那四艘大船上所有的人就會在大海的競技場上喪命,救援者根本就無法拯救他們,回天無力了。

  在這種狀況下,為了鼓舞正在浴血奮戰的兄弟,一些拜占庭人在城牆上拼命地為他們吶喊助威。另外一些人則雙手伸向天空,虔誠地呼喚着基督、大天使米迦勒、教派的所有聖者,以及一直保佑拜占庭的僧侶,祈求他們的庇佑,希望奇蹟的發生。

  與此同時,為了鼓舞士兵的鬥志,土耳其人也熱情萬分地在加拉塔岸邊吶喊和祈禱。他們的態度非常嚴肅,也在祈求聖人的保護。此刻,大海就是一個競技場,角鬥士在殘酷的海戰中傾力演出。

  穆罕默德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騎馬狂奔到港口,站在水中觀戰,連上衣被打濕了都渾然不覺。他的雙手在嘴邊合攏,怒不可遏地沖自己的士兵大喊,要他們無論如何一定要打敗這四艘基督徒的大船並活捉他們。他一邊不停地斥罵,一邊拼命地揮舞着手裡的彎刀,給自己的海軍司令下達死命令:「如果被他們脫逃,你也不用回來了!」

  懾於穆罕默德的威脅,土耳其的士兵更加賣命了,而經歷了與多於自己50倍的敵人幾個小時不間斷的奮戰後,熱那亞士兵已經精疲力竭了。

  隨着夜幕的降臨,四艘大船仍然紋絲不動地堅守崗位,沒被土耳其人占領。雖然還有一個多小時就要天黑了,光線昏暗,但敵人仍然能清楚地看到大船上的情形。可以說,大船被完全曝光在敵人面前,這對它非常不利。並且這時海水開始漲潮,水流極有可能把大船推到加拉塔後面土耳其領地內的海岸。如果真是如此,這次救援就徹底完了,勝負再無任何懸念。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件意外的事降臨了——風,在人們的祈禱和期盼中終於姍姍來遲了!

  在拜占庭城內已經幾乎絕望、無比惶恐和憤怒的人眼裡,這簡直就是奇蹟!

  起初是一陣微風,接着風勢越來越大,再次將四艘大船上垂頭喪氣的船帆吹得圓鼓鼓。船頭高昂地抬起來了,擺出了勝利者的高傲姿勢。又是一陣強勁的風,船開始動了!它們很快衝出了土耳其人的包圍圈,他們安全了!見此情景,整個拜占庭城被人們的一片歡呼聲籠罩着,震天動地。

  承載了幾千人的期望,第一艘船安全地駛進了港口,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之後,鐵鏈很快被拉起來,敵人被擋在了外面。土耳其人獵犬式的小船無法進入港口,只能無奈地在鐵索陣外面的海面上氣急敗壞地徘徊。那個曾經充斥着絕望與恐懼的城市,如今又萌發了新的希望,終於撥開雲霧見天日了。

  就是這個小小的勝利,也讓拜占庭人民歡呼雀躍,城內到處瀰漫着一片瘋狂而久違的快樂。他們被這勝利的喜悅沖昏了頭腦,連意識也逐漸變得迷糊,對自己的命運和前途又有了信心。看來歐洲並沒有遺忘他們,這個夜晚以後,整個基督教世界將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新的船隻會源源不斷地來到這裡,帶來數不盡的士兵和糧食。他們樂觀地認為,土耳其的包圍圈已經被打破,他們已經徹底安全了,總之一句話,他們會贏得這場戰爭。

  穿越陸地的艦隊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一切軍事行動的必勝關鍵。與其他軍事家相比,穆罕默德似乎更有天分。

  但是,這僅僅是一廂情願而已。實際上,他們的敵人遠比他們想象的強悍得多。

  與拜占庭人相同,穆罕默德也熱衷夢想,但不同的是,他總能想方設法使自己夢想成真。死裡逃生的四艘大船徜徉在金角灣的海面上,自以為已經脫離險境了,卻不知自己已經成為穆罕默德的眼中釘。默德心裡冒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決不允許自己與金蘋果般的拜占庭失之交臂,他對它志在必得。

  看來,金角灣是土耳其進攻的最大絆腳石。它非常深,就像彎彎繞繞的盲腸,土耳其軍隊根本無法駛進這裡。金角灣入口處附近是熱那亞人的聚居地加拉塔。加拉塔和拜占庭之間的海域,便是金角灣的入口處,這裡被設下了天羅地網——鐵索陣,使土耳其艦隊無法從正面進入金角灣。但由於熱那亞曾經與穆罕默德簽訂中立協議,所以穆罕默德在熱那亞領地及海域內暢通無阻。但即使是這樣,艦隊也很難避開鐵索陣直接進入內部水域。穆罕默德倒是想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再重新建造一支艦隊,但這勢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心急如焚的穆罕默德肯定接受不了,他太想將拜占庭據為己有了。

  正是這種急不可耐的心情,使穆罕默德產生了一個無比大膽的,稱得上震古爍今的計劃,它絲毫不比戰爭史上漢尼拔和拿破崙的大膽行為遜色——既然土耳其的戰艦無法在外海體現他們強大的戰鬥力,海路走不通,還不如乾脆走陸路,將上百艘艦隊從陸上直接運送過去。

  根據穆罕默德的計劃,土耳其士兵將用人力拖着龐大的戰艦穿越坎坷不平的多山的岬角地帶,長驅直入,直接抵達加拉塔邊緣的內部水域。

  這個想法實在太令人吃驚了:讓艦隊翻山越嶺,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完全出乎拜占庭人和他們的援軍的意料之外,他們被穆罕默德殺了個措手不及。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他們以前的羅馬人和他們之後的奧地利人,就因為完全沒有料到這麼荒誕的行徑而掉以輕心,最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兩個神話。

  自古以來,偉大的軍事天才都不屑於墨守成規,他們總是會產生一些奇思怪想,並將它們付諸實施,最終點石成金。穆罕默德這個軍事天才也正是如此。就這樣,一個前所未見的艦隊穿越陸地的大規模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按照穆罕默德的安排,土耳其士兵運來了大量的圓木頭,木匠們把它們製成滑板。之後,木匠們將從海上拖上來的戰艦固定在上面。同時,上千名工人也展開了土方工作。

  由於山上的路上坡和下坡都非常狹窄、崎嶇,所以戰艦經過佩拉山丘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於是,土方工人將山路填平,為下一部的運輸工作打好基礎。但是,工人聚集勢必引起敵人的注意。為避免打草驚蛇,穆罕默德下令,每天晚上都連續不斷地向拜占庭及其周圍地區發射臼炮,除處於中立的加拉塔外。當然,這些轟炸僅僅是為了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使運船工程順利進行,便於艦隊駛進金角灣,因而沒有對拜占庭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害。

  一切都朝着穆罕默德期望的方向發展——所有的拜占庭人都對土耳其軍隊只有海上進攻這唯一一條路可走深信不疑。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一個黃昏,土耳其的艦隊終於在陸地上邁出了第一步。無數的巨大圓木被士兵和工人們塗滿了油脂,接着,他們將被固定在滑板上的戰艦放到圓木上;拉着船前行的是兩排數不盡的水牛,無數工人和士兵則在後面推着。終於,圓木滾動了,戰艦也開始移動了。但令人失望的是,艦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後卻失敗了。

  船本來就只能在水裡航行,穆罕默德卻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讓它們在陸地上行走,甚至要它們勉為其難地翻山越嶺。

  自古以來,世間所有的壯舉都是人們不知不覺地實行的,而世間的智者無一例外都深謀遠慮。正是用了這種表面看來無比笨拙的辦法,土耳其悄悄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一支艦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金角灣。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一切軍事行動的取勝關鍵。與其他軍事家相比,穆罕默德似乎更有天分。

  從來沒人能摸清他的想法,也從來沒人能預測他的下一個行動。對此,這位天才謀略家曾有過非常形象貼切的說法:「如果我的鬍鬚中出現了一根能了解我想法的毫毛,我會毫不猶豫地將它連根拔起。」在臼炮天衣無縫地掩護下,穆罕默德異想天開的想法終於實現了,這真是個奇蹟!

  4月22日晚上,當毫無防備的拜占庭人還沉浸在美夢中時,70艘土耳其戰艦已經越過了山頭和峽谷,穿過了種着葡萄的山丘、田園和叢林,悄無聲息地抵達加拉塔邊緣的內部水域。對拜占庭人來說,4月23日的早晨就是一個噩夢的開始。從此以後,他們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僅僅在一夜之間,70艘掛着三角旗、滿載水兵的土耳其戰艦從天而降,奇蹟般地出現在金角灣中央。拜占庭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當戰艦在水面上航行時,他們狠狠地揉揉眼睛後才確信自己的危境。他們一直堅信土耳其軍隊根本不可能進入金角灣,但事實擺在眼前,他們絞盡腦汁也不知道其中的緣由。

  不管怎麼說,土耳其軍隊確實進入了有基督教世界援軍的金角灣。這個拜占庭曾經最堅不可摧的守護者,如今卻成了穆罕默德的囊中之物。

  城牆外,是土耳其軍隊的歡呼雀躍,軍號聲、銅鈸聲、戰鼓聲交織在一起,慶祝他們令人難以置信的偉大勝利。自此,土耳其軍隊就可以在穆罕默德的帶領下,通過自己搭建的浮橋向拜占庭發起猛烈的進攻了。

  由於臨海的城牆是拜占庭城牆中最薄弱的部分,也是進攻的最好着力點。而現在,拜占庭最薄弱的地方已經置於土耳其軍隊的掌握之中,這更促使它本就地廣人稀的脆弱防線幾近崩潰。

  拜占庭的喉嚨,被穆罕默德的「鐵手」狠狠地掐住了。

第六章

更新時間2009-9-8

16:49:50

字數:5239

 5月29日

  在戰爭中節節敗退,讓拜占庭人民灰心喪氣,而歐洲人的冷漠無情讓他們更加失望和無助。在強勢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面前,拜占庭絕望了。

  此時此刻,拜占庭人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穆罕默德已經將他們的防線打開了一個缺口,即使他們能死守住這個缺口,千瘡百孔的城牆和不堪一擊的8000人力也根本不能抵擋土耳其的15萬大軍,如果再得不到基督教世界的援助,拜占庭的滅亡指日可待。

  但是,拜占庭人期待再次出現奇蹟。威尼斯的統治者曾經鄭重許諾派戰艦支援他們:如果基督教世界最富麗堂皇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面臨變成異教徒的清真寺的危險,教皇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儘管歐洲的基督教會長久以來一直陷於內部紛爭的泥潭,兩大派系互相猜忌,矛盾重重,幾乎四分五裂。但在穆罕默德挑戰整個西方文化的關鍵時刻,他們也應該清醒了。可是,他們沒有。再樂觀一點,救援艦隊早已經萬事俱備,只因山高水闊,消息閉塞,他們不知道戰爭的形勢是多麼險惡。如果他們得到消息,肯定會馬上出發的。因為致使基督教文化的聖地拜占庭滅亡,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驚悚的歷史罪名!——這就是被圍困的人們的自我安慰。

  但此刻他們必須意識到,他們獲救的唯一辦法就是向威尼斯傳達最新的戰況,讓他們儘快出兵。但馬爾馬拉海上的土耳其戰艦密密麻麻,如果貿然派出一支艦隊,很有可能有去無回。這不僅會削弱拜占庭自身軍備的力量,也會減少守城的人力,後果不堪設想。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在恨不得一個人當成幾個人用的城防戰中,任何一份力量都非常重要,拜占庭不敢冒這樣的險。

  最後,他們決定派一艘小船去走這步險棋。那是一艘非常小的雙桅船,只能容納12個男人。船上的12位壯士視死如歸,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們勇敢地駕着小船出海。他們背負着同胞們殷切的期望,同時也是最後的希望,就像希臘神話里的伊阿宋與他的夥伴們一樣捨生忘死地駕着「阿耳戈」出海尋找救命的金羊毛。遺憾的是,他們的名字我們已經無從得知。這群「阿耳戈」式的無名英雄懷着對祖國的忠誠之心,踏上了默默無聞卻無比偉大的冒險之旅。

  為了掩人耳目,順利出海,他們在小船上掛了一面敵人的旗幟,每個人都裝扮成土耳其人——頭上纏着穆斯林的頭巾,或戴着非斯帽。一切準備就緒後,5月3日深夜,他們悄悄地從金角灣的入口處游出海港。為避免打草驚蛇,船上的人連划槳都儘量不發出聲音。小船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穿過達達尼爾海峽,駛進了愛琴海,奇蹟般地突破了土耳其艦隊的包圍圈。

  和穆罕默德神奇地轉移艦隊一樣,他們的行為完全出乎蘇丹的意料,他們壓根就沒想到拜占庭的小船竟然敢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划過。

  穆罕默德的計劃可謂滴水不漏,不成想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真是百密一疏啊!他沒想到,這艘只有區區12人的小船,竟然敢公然挑戰他的龐大艦隊。歷史上的「阿耳戈」英雄式的航行再次上演,這使穆罕默德對拜占庭刮目相看。

  但很快,這些「阿耳戈」式的英雄就絕望了,遼闊的愛琴海上壓根就沒有威尼斯戰艦的影子,一艘都沒有!

  他們此刻才明白,從來就沒有人準備對命懸一線的拜占庭伸出援手,威尼斯和教皇早已把當初的諾言拋到九霄雲外。對這些歐洲人而言,爭權奪利的教會政治才是他們生活的重點,所謂的信譽和誓言根本一文不值。

  其實,在歷史上這樣的悲劇並不少見。即使到了歐洲的基督教世界的文化已經遭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的關鍵時刻,他們熱衷的仍然只是雞毛蒜皮的教派紛爭,從來不願意暫時放下彼此的分歧,求同存異。在熱那亞看來,與威尼斯的分歧比聯合抗戰重要得多,即使失去他們共同的聖地也在所不惜。

  茫茫的愛琴海上一片寂靜,所有的港口都已經是土耳其軍隊的囊中之物,沒有一艘基督教的戰船敢膽大妄為地出現在這裡。在核桃殼似的小船上,12位勇士絕望地從一個島嶼漂到另一個島嶼。他們已經山窮水盡,這時12個人中有幾個人打起了退堂鼓。

  事實上,這情有可原:沒有援兵,他們就要返回拜占庭,再次鋌而走險經過那段危險的水路。但現在,這已經毫無意義了,他們無法給人民帶回希望;再者,拜占庭可能早已落入土耳其之手,他們回去的唯一結果就是入獄或死亡。既然這樣,又何必回去呢?

  但是,這群英雄中的大多數人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認為,既然人們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他們就應該竭盡全力實現他們的願望。他們出來的唯一目的就是打探消息,現在他們就必須將探聽到的消息帶回去,儘管這個結果實在有些令人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