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奇航 - 第2章

肯·福萊特

「他們說是編隊的問題。理論上講,如果轟炸機採取密集隊形,他們的火力就可以覆蓋整個天空,這樣我們就會被馬上擊落。」

「你覺得呢?」

「簡直是胡扯,編隊轟炸從來就沒起過作用。應該是另有原因。」

「同意。不過你指的是什麼?」

「我弟弟認為有間諜。」

「我們抓到的間諜都很業餘——不過當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被抓到。有可能那些高手都逃脫了。」

「或許德國在技術上有新突破。」

「秘密情報局告訴我,敵軍在無線電探測方面遠遠不如我們。」

「您相信他們嗎?」

「不。」屋頂上的燈亮了。迪格比這才看到丘吉爾正穿着睡衣。他一直都是個衣冠整潔的男人。但此刻的他卻形容疲憊。他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折起來的電報紙,「線索在這兒。」他邊說邊把那張紙遞給了迪格比。

迪格比看了看紙上的內容。那應該是對德軍無線電信號的破解,既有德語也有英語。上面說德國空軍的暗夜攔截戰略獲得了偉大的突破,這要感謝「芙蕾雅」傳來的重要信息。迪格比讀了一遍英文,又讀了一遍德文。然而「芙蕾雅」卻既非英語詞也非德語詞。「這是什麼意思?」他問。

「這正是我想讓你去查的。」丘吉爾站起身,把夾克披在肩上。「陪我走回去吧,」他說,然後又高聲喊了一句,「謝謝!」

放映間裡傳出了一聲回應:「很榮幸,長官。」

他們走進樓道後,另外兩個人跟了上來:倫敦警察廳的湯普森督查以及丘吉爾的私人護衛。他們來到閱兵場,經過了一支操控阻塞氣球的隊伍,之後穿過鐵絲網的大門,來到了大街上。此刻的倫敦已是一片漆黑,不過天空中的一彎新月依然可以為他們指引方向。

他們並肩而行,沿着騎兵衛隊閱兵場走了沒多久,就到達了斯托里門大街1號。本來位於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剛剛被炸掉了,因此丘吉爾只能住在附近的內閣戰時辦公室里。房間的入口處建了防爆牆,一支機關槍的槍筒就隱藏在牆上的洞中。

迪格比告別道:「晚安,長官。」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丘吉爾說,「以這樣的速度,轟炸機部隊聖誕前就會被消滅掉。我要知道『芙蕾雅』到底是什麼。」

「我會查出來的。」

「要儘可能地快。」

「是,長官。」

「晚安。」首相走了進去。

第一部

1

1941年5月的最後一天,丹麥西海岸莫蘭德市的大街上出現了一輛奇怪的車子。

那是一輛丹麥製造的光輪挎斗摩托車。在這裡出現摩托車本身就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因為除了醫生和警察——當然還有占領這個國家的德國兵——之外,沒人能搞得到汽油。這輛車的四缸汽油發動機被換成了一個廢棄摩托艇的蒸汽發動機。挎斗里的座椅也被移走了,換成了鍋爐、燃燒室和煙囪。因為這個發動機替代品動力太低,所以摩托車的最高時速也只能達到每小時22英里,開起來並沒有平常那種呼嘯而去的架勢,只有溫和的冒氣聲。不過,緩慢的速度和詭異的安靜反倒讓這車子增加了些莊重感。

座椅上的高個子年輕人名叫哈羅德·奧魯夫森,今年十八歲,皮膚白皙,頭髮整齊地梳向腦後,露出了高高的額頭。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身穿校服的維京人。為了買這輛價值六百克朗的光輪,他攢了整整一年的錢。可就在他買下它的第二天,德國人就頒布了限油令。

哈羅德當時氣瘋了。他們有什麼權利這樣做?但無論如何,他是個不喜歡抱怨而更喜歡行動的人。

改裝這輛車又花了他一年的時間。除了上學和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之外,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搗鼓這架光輪摩托。就好比今天——他所在的寄宿學校正在放聖靈降臨節假——在複習了一個上午的物理方程式以後,哈羅德利用下午的時間在車子的後輪上安了一個廢棄割草機上的齒輪。現在,車子一切正常。他準備到酒吧去聽聽爵士樂,順便看看能不能遇到什么女孩。

哈羅德熱愛爵士樂,那恐怕是除物理之外最讓他感興趣的東西了。當然,最棒的爵士樂手在美國,但就算是他們丹麥本土的模仿者也絕對是值得一聽的。在莫蘭德,你有時候就能聽到相當好的爵士樂,或許因為那兒是國際港口,充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手。

但當哈羅德開到位於碼頭區中心的熱度酒吧時,卻發現那裡居然門窗緊閉。

這有點兒奇怪。現在是周六晚上八點鐘,而這裡又是全城最熱鬧的地段。酒吧都應該人滿為患才對。

他盯着那棟沉寂的建築,一個過路人停下來看了看他的摩托車。「這是什麼新鮮玩意兒?」

「蒸汽發動的光輪。你知道這間酒吧是怎麼回事嗎?」

「酒吧是我開的。這車用什麼作燃料?」

「只要是能夠燃燒的東西就行了。我用的是泥炭。」他指了指車子的挎斗。

「泥炭?」那男人笑了。

「為什麼關門了?」

「納粹關的。」

哈羅德心中頓時一陣反感。「為什麼?」

「因為我雇了黑人樂手。」

哈羅德從來沒親眼見過黑人樂手,但他聽過他們的唱片,知道他們是最棒的。「納粹是無知的蠢豬。」他生氣地說。一個挺好的夜晚就這麼毀了。

酒吧的主人很快地掃視了一下四周,以確保沒人聽到哈羅德剛剛的話。雖然德軍占領者對丹麥的管制還算寬鬆,但依然沒什麼人會公開得罪納粹。還好,目所能及之處一個人都沒有。他又把目光轉回到那輛光輪上。「這樣能開嗎?」

「當然能。」

「誰幫你改裝的?」

「我自己。」

那人眼中的好奇一下子轉變成了欽佩。「聰明。」

「謝謝。」哈羅德打開了向發動機輸送蒸汽的閥門,「真遺憾你的酒吧關了。」

「我希望幾個星期之內他們能批准我開門。可是我必須要保證只雇用白人樂手。」

「沒有黑人的爵士樂?」哈羅德生氣地搖了搖頭,「這就好比是禁止餐廳雇法國廚師。」他的腳鬆開了剎車,摩托車緩緩地開動了。

他想了一下是不是要去市中心,看看在廣場旁邊的咖啡館或是酒吧里能不能撞到自己認識的朋友,可爵士吧的事讓他突然沒了興致,無心再逗留了。他決定回港口去。

哈羅德的父親是桑德島上的牧師——那是個離岸只有幾英里的小島。往返於桑德的渡船已經靠了岸。他直接把車開了上去。船上擠滿了乘客,大部分他都認識:一群漁民剛剛看過一場足球賽,之後又喝了幾杯;兩個戴着帽子和手套的富家女人牽着小馬,還提着一堆購物袋;另有一家五口人剛去城裡串了親戚;還有一對他並不認識的情侶可能是要去島上的一家高級酒店吃晚餐。他的摩托車幾乎引起了每個人的注意,他不得不再解釋一遍蒸汽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在船開動前的最後一分鐘,一輛德國製造的福特小轎車開上了船。哈羅德知道,這是阿克塞爾·弗萊明的車。阿克塞爾·弗萊明是島上那間酒店的主人。弗萊明家和哈羅德家是宿敵。無論是阿克塞爾·弗萊明還是奧魯夫森牧師都認為自己才是島上當仁不讓的領導者。兩位家長之間的對立情緒波及了整個兩個家庭的關係。哈羅德不知道弗萊明從哪裡弄來了汽油。或許金錢真是萬能的。

海上的浪很大。厚厚的烏雲蓋住了西邊的天空。暴雨要來了,不過漁民倒是說他們應該趕得及在下雨前到家。哈羅德拿出了那份在城裡人家塞給他的報紙。報紙叫《事實》,免費派發,是一份對抗占領國的非法出版物。丹麥警察並沒想打壓這份報紙的流通,而德國人也沒把它當成什麼大事,在哥本哈根,人們可以在火車或是公車上公開閱讀它。不過這兒的人比較謹慎,哈羅德把報紙的標題部分折了起來。今天的消息中有一份關於黃油短缺的報道。丹麥每年都會生產上百萬磅的黃油,但現在幾乎全部的黃油都會被運去德國,而丹麥人自己卻吃不到。這樣的消息永遠都不可能出現在那些會被審查的合法刊物中。

那個熟悉的島嶼越來越近了。桑德是一座十二英里長、一英里寬的小島,島的兩端各有一個村莊。漁民的村舍、教堂及裡面的工作人員都生活在島南端年代較久遠的村子裡,另外,這邊還有一間荒廢了多年的航海學校,德國人占領這裡之後,把這間學校變成了他們的軍事基地。酒店和大些的房子都坐落在北端。島的中間覆蓋着沙丘與灌木叢,還有一小片樹林,沒有山川,海邊則是一片十英里長的美麗海灘。

船在島北邊靠岸時,有幾滴雨落在了哈羅德身上。酒店的馬車在那裡等待着富貴的客人們。漁民中一個人的妻子駕了馬車來接他們。哈羅德決定穿過厚厚的沙灘騎回家——事實上在那兒曾經進行過賽車的速度測試。

在從碼頭到酒店的途中,他的車子沒蒸汽了。

他一直用油箱當水箱,可現在他才意識到,這個水箱恐怕小了點兒。他真應該配一個五加侖的油桶放在挎斗里。眼下他必須要找些水來,否則是回不了家了。

不幸的是,他目所能及的唯一住戶就是阿克塞爾·弗萊明的宅子。雖然長年不和,但奧魯夫森家和弗萊明家倒並沒有糟糕到完全不講話的程度:弗萊明一家人依然會每周日到教堂做禮拜,並且還會坐在第一排。事實上,阿克塞爾還是教堂的執事。但無論如何,哈羅德依然不想向弗萊明家求助。他考慮着要不要推着車走上個四五百米到下一戶人家去討些水,可轉念一想這好像太蠢了。他嘆了口氣,把車停在了路邊。

哈羅德沒有敲前門,而是繞到了房子側面的馬廄前。有個男僕正在那兒幫他的主人泊車。「嗨,岡納,」哈羅德招呼道,「我能要點兒水嗎?」

那人很是友善。「隨便拿,」他說,「院子裡有個水龍頭。」

哈羅德在水龍頭旁找了一個木桶,接好水拎迴路旁,倒進車子的水箱裡。看來他成功地避開了弗萊明家的人。可是當他回去還木桶的時候,彼得·弗萊明出現了。

彼得是阿克塞爾的兒子,今年三十歲,高大挺拔,身穿米灰色粗花呢套裝。在兩家鬧翻之前,他和哈羅德的哥哥亞恩是最好的朋友,這兩個人十幾歲的時候都是有名的少女殺手:亞恩靠的是自己帶些邪氣的魅力;彼得則是憑自己成熟穩重的氣質。彼得平時住在哥本哈根,哈羅德猜他今天應該是回家來度周末的。

彼得手上拿着一份《事實》。他抬起頭來看到了哈羅德。「你在這兒幹什麼?」他問。

「嗨,彼得,我來要點兒水。」

「我猜這報紙是你的吧?」

哈羅德摸了摸口袋,心中一驚。他一定是在剛剛接水的時候不小心把報紙掉在地上了。彼得已經得到了答案。「顯然是了,」他說,「你知道這會讓你坐牢嗎?」

這並非僅僅是嚇唬他:彼得是個警察。哈羅德說:「城裡每個人都在看。」他儘可能想顯得大膽些,可事實上他確實有點兒害怕:彼得性格殘忍,他完全有可能逮捕他。

「這裡不是哥本哈根。」彼得一字一頓地說。

哈羅德明白,彼得願意抓住每一個侮辱奧魯夫森家的機會。但他這次卻有點兒猶豫。哈羅德知道原因。「你要是為了這麼一件半個城的人都在做的事而逮捕一個桑德島上的學生,恐怕別人都會把你當成傻瓜,尤其如果大家知道你和我父親不和,你的臉上恐怕也不會好看。」

讓哈羅德受辱的欲望和怕被他人恥笑的擔憂,顯然讓彼得矛盾不已。「沒人有在資格犯法。」他說。

「誰的法律?我們的,還是德國人的?」

「法律就是法律。」

哈羅德感到更自信了。彼得如果想要逮捕他,就不會跟他這樣吵下去了。「你這麼說就是因為你爸爸在酒店裡招待納粹。」

這一招直擊重點。弗萊明家的酒店是德國軍官的至愛,他們可比丹麥人闊氣多了。彼得的臉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那也好過你老子在教堂里煽動民心。」他回擊道。這也是事實:牧師一直在宣傳反對納粹的理念,他的宗旨是「耶穌是猶太人」。彼得繼續道:「他知道如果人們鬧起來,會引來多少麻煩嗎?」

「我相信他知道。基督教的創立者本身恐怕也是個愛找麻煩的人。」

「別跟我談什麼宗教。我管的是地上的秩序。」

「什麼狗屁秩序,我們已經被占領了!」哈羅德整晚的抑鬱情緒在此刻終於爆發了,「納粹有什麼權利告訴我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們應該把他們踢出我們的國家!」

「你不應該恨德國人——他們是我們的朋友。」彼得自以為是的語氣讓哈羅德更生氣了。

「我不恨德國人,你這個蠢蛋。我的表親就是德國人。」二十年代的時候,牧師的妹妹遇到了一個從漢堡到這裡來旅行的年輕有為的牙醫,後來便嫁給了他。他們的女兒莫妮卡是哈羅德吻過的第一個女孩。「納粹對他們比對我們還糟百倍。」哈羅德又加了一句。喬基姆叔叔是猶太人,雖然他已經受了洗,還是教會的長老,但納粹卻命令他只能給猶太人看病,這等於是毀了他的工作。一年前,他因為「囤積金子」而被逮捕,後來被送去了位於德國達豪一個巴伐利亞村莊中的特殊監獄,某個集中營。

「那些人是自找麻煩,」彼得世故地說,「你父親就不該讓自己的妹妹嫁給猶太人。」他把報紙扔到了地上,走開了。

哈羅德怒不可遏。他彎腰撿起了報紙,對着彼得的背影說道:「你的口氣活像個納粹。」

彼得沒理他,打開廚房門走了進去。

哈羅德感到自己輸掉了這一仗,這實在令人憤怒,彼得剛剛的話完全令人無法容忍。

雨越下越大。哈羅德回到車子旁才發現,鍋爐下面的火滅了。

他試着重新打火。他把《事實》團成一團,想用它點火,他口袋裡還有一盒沒有淋濕的火柴,可是他沒帶下午點火時用的風箱。他在雨里對着那個鍋爐研究了二十多分鐘,結果還是以失敗告終。他只能走回家了。

他豎起了風衣的領子。

他把車子推到了半里地之外的酒店,找了一個小停車場,把車留在了那裡,然後便朝着海灘走去。夏至剛過去三周時間,斯堪的納維亞的天色應該到十一點才會入夜,但今晚烏雲密布,雨水阻擋了他的視線。哈羅德沿着小沙丘的邊緣朝前走,用腳試探着路面,右耳邊迴蕩着一陣陣海浪聲。他就算是游回家恐怕和現在也差不多了。

他本來體質極好,就像只靈緹一樣結實,但這樣在雨中走了兩個小時之後,他感到又累又冷,狼狽不堪。眼前是德國人建的新基地。這個位置其實離他家只有幾百碼的距離了,但如果沿着基地的邊緣走,就要繞上兩英里的路。

如果是退潮的時候,他可以繼續沿着沙灘往前走,雖然基地外的沙灘地區也是禁止進入的,但在這種天氣里,守衛應該注意不到他。可現在正趕上漲潮,圍網插到了水裡。他想了一下是否要游過去,又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和漁村裡的每個人一樣,哈羅德對大海有着天生的敬畏,況且以他現在的體力在雨天裡游泳,實在有些冒險。

但他至少有力氣翻過圍網。

雨小了,月亮從雲層間探出了一個小角,偶爾灑下些光。哈羅德看到眼前的鐵絲網柵欄大概有六英尺高,上面還豎着兩排鋼尖。雖然看上去嚇人,但只要有力氣也有決心,就不成問題。離這裡五十碼開外的網邊有一片灌木。從那裡翻進去應該最容易。

哈羅德了解圍網另一邊的情況。去年夏天,他曾經在那裡邊工作過。那時候他完全沒想到這兒會變成一個軍事基地。當時的建築商是一家哥本哈根的公司,他們告訴大家這裡將建成一個海岸警衛站。如果說出實話,他們恐怕很難招到工作人員——首先哈羅德就不可能為德國人工作。可大樓建好了,圍網圍好了,丹麥人卻被遣散了,德國人進入基地開始安裝設備。不過哈羅德至少知道建築物的布局。廢棄了的航海學校被粉刷一新,基地的兩端建起了兩座新樓。好在所有的建築都在遠離沙灘的一側,這樣哈羅德穿過基地的時候不用冒險靠近它們。而且基地里有很多灌木,方便他藏身。只要小心躲開守衛巡邏就行了。

他走到那片灌木旁,爬上了鐵絲網,小心跨過上面的鋼尖,輕身一躍,落在了另一邊的灌木叢中。他環視四周,昏暗的天色中只見樹影綽綽,雨霧裡連建築物的輪廓都看不到,只聽到樓那邊傳來斷斷續續的音樂和偶爾響起的笑聲。這是周六的晚上,士兵們可能想趁長官在阿克塞爾·弗萊明的酒店尋歡作樂的時候,自己也小酌上兩杯。

在若隱若現的月光中,他謹慎而迅速地直接橫穿基地,身子儘可能地緊貼着灌木叢,用右邊的海浪聲和左邊的音樂聲來確認前行的方向。他經過了一棟很高的建築物,昏暗中,他認出那應該就是探照燈燈塔。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整個區域都會瞬間燈火通明,不過通常這裡都是一片黑暗。

突然左邊傳來一陣響動,哈羅德一驚,馬上彎下身去,心跳倏然加速。他朝那幾棟樓的方向望去。一扇門開了,一個士兵出來了,快步跑到另一幢樓前,打開門走了進去。

哈羅德的心跳逐漸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