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第二部 柯賽特 第七卷 題外話 · 七 線上閱讀

責備要謹慎

歷史和哲學有永恆的責任,同時這又是普通的責任;抨擊大祭司該亞法〔6〕、法官德拉孔〔7〕、立法官特里馬西翁〔8〕、皇帝提拜爾〔9〕;這是清楚、直接、明晰的,沒有任何晦澀之處。但是,離群索居的權利,即使有不利和弊端,也要得到確認和寬待。聚居苦修是人類的一個問題。

〔6〕 該亞法,判處耶穌死刑的大祭司。

〔7〕 德拉孔(約公元前七世紀末),雅典立法官,他取消了私人復仇。

〔8〕 特里馬西翁,公元一世紀拉丁語作家特羅尼烏斯的作品《薩特里孔》中的人物。

〔9〕 提拜爾(約公元前42—37),羅馬皇帝。

提起修道院,這既謬誤又無邪,既迷誤又有善意,既無知又忠誠,既受折磨,又殉難得道的地方,幾乎總要又說是,又說不。

一個修道院,這是一個矛盾體。目的是得救;方法是犧牲。修道院,這是以最高的獻身為結果的最高的自私。

棄位是為了統治,好像是修道制的格言。

在修道院,受苦是為了享樂。從死神那裡換取一張期票。以塵世的黑夜貼現上天的光明。在修道院,因生前贈與進入天堂,才接受地獄生活。

戴上面紗,穿上道袍,是以永生來支付的自殺。

對這樣一個話題,我們覺得嘲笑不合時宜。不管好壞,其中一切都是嚴肅的。

正義的人皺起了眉頭,但決不會苦笑。我們懂得憤怒,可是不懂得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