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 第1章

博多·舍費爾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財務自由之路

作  者:

(德)舍費爾 著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歐洲第一理財教練博多·舍費爾將為你介紹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這四大致富支柱,指導你轉變理財觀念,運用有效的投資理財策略,在保證財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財務自由。你將學到:

 怎樣合理利用負債;

 科學儲蓄並利用儲蓄致富;

 股市投資的10條黃金法則;

 選擇基金的技巧及投資基金的10條建議。

  本書在德國出版後大獲成功,占據德國圖書年度暢銷榜第一名,並創下了110周穩居德國圖書排行榜榜首的記錄,被譯為23種文字出版,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更重要的是,通過運用博多在本書中所介紹的投資理財理念和策略,成千上萬的歐洲人已經在個人財務問題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並最終實現了財務自由。如果你想要提高理財技巧,安全實現家庭財產的保值增值,那麼這本書就再適合不過了。



言  你知道是什麼阻礙人們去實現夢想嗎?答案很簡單:是金錢!因為金錢代表了一種特別的生活態度,它反映了我們的精神狀態。金錢不會自動產生,它是一種能量:我們投入到生活重心中的能量越多,獲得的金錢回報也越多。真正的成功人士有獲取大量金錢的能力。一些人賺錢然後儲蓄,另一些人用金錢服務身邊的人。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持續賺錢的能力。

  我們不應當過分強調金錢的重要性。但是,你知道金錢什麼時候會變得特別重要?那就是你急需錢卻沒有錢的時候!當你處於財務困境中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金錢的重要性了。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我們的金錢觀念。我們不能讓金錢控制我們的生活,而應當讓它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對於如何生活、如何追求自己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想法。在內心深處,我們都願意相信:我們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以使世界更美好。但不幸的是,殘酷的現實和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往往會粉碎我們的夢想。我們逐漸忘卻自己的夢想和應有的生活。

  慢慢地,我們陷入了一種犧牲者的角色。我們不能從當前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開始向現實妥協。我們的夢想最終消失,在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以前,生命已離我們而去。

  到現在為止,我研究金錢、成功和幸福的概念已經超過了10年。在這些年中,我學會了從多種不同的角度看待金錢。金錢既可能妨礙我們充分挖掘我們的潛力,也可能幫助我們做最好的自己。

  我希望成為你的個人金錢教練,希望能指導你創造一台賺錢機器。我將與你分享我的經驗。擁有金錢不僅意味着自由,而且意味着更加獨立的生活。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後,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我要把這些知識傳授給我遇到的每一個渴望真正自由的人。我堅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學會致富,就像我們都可以學會駕駛汽車一樣。但是,有一些基本技能是你首先要學習的。

  有許多途徑可以使你成為百萬富翁。本書將為你詳細講述其中一種途徑,它由以下4種策略組成:

1.

將收入的一定比例儲蓄起來。

  2.

用儲蓄進行投資。

  3.

增加你的收入。

  4.

將收入增加部分按一定比例儲蓄起來。

如果你這樣做,你就會在15年~20年內擁有100萬~200萬馬克。這不是奇蹟。如果你想以更快速度(比如7年)掙到這麼多錢,那麼你將用到本書中的很多策略。每一種策略的應用都會幫助你更快地接近目標。

  如何在7年內致富?你應該清楚,這不僅是在討論你要掙到很多錢,而且是在討論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但經濟窘迫的日子更不好過。但是,如果你遵循本書的建議,那麼你就會實現目標。我的講座已經幫助很多人走上了財務自由之?,並且,我仍然在驚喜地看到這些知識帶給人們生活的改變。

  但不要認為,手握一本書,財源就會滾滾而來,僅靠閉門讀書並不能使你致富。只有把本書介紹的策略應用並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你才能獲得成功。那時,你的真實能力才會顯現。

  我真誠地希望,本書不僅能使你致富,還能帶給你一些有價值的領悟。儘管我並不了解你本人,但我知道,如果你讀了本書,就會不再滿足於現狀。你將成為一個渴望自己掌握自己的未來、渴望過上不平凡生活的人。

  我衷心希望本書對你有所裨益。

博多·舍費爾

第一章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1)  你已經探索了太久,現在該是放棄探索、學習如何收穫的時候了。

  ——海因茨·科爾納,《約翰內斯》

我們內心深處的感覺與我?的現實生活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異,這種衝突由來已久。我們對生活的期盼與現實之間通常有天壤之別。

  我們都渴望成長和幸福。在內心深處,我們都希望改變一些事情,使世界更美好。我們都願意相信我們值得擁有一種美好的生活。

<<上一頁  返回目錄頁  下一頁>>第一章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2)  第一節

確定你的目標

  獨特的經歷塑造人

  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過一些對成長產生重大影響的經歷。這些經歷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改變了我們對人、對機會、對金錢以及對世界的看法,進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變好或者變壞。

  在我6歲時,一件事情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形成了我對金錢的看法。當時,我父親患肝硬化住進醫院。因為需要絕對休息,他必須在醫院待整整一年。住院期間,醫生要求他儘量不要看書。

  有一天,我聽到醫生對我母親講,他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忙的病人。儘管父親需要絕對休息,但每天看望他的人仍然超過6個。

  我們就這樣發現了父親在醫院的病床上也一直在工作。我父親是一名律師,他在工作之餘創立了一個他稱為「窮人事務所」的機構,為那些收入極低的人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我母親馬上同父親談了一次話,要求他立刻停止工作,否則別想活着離開醫院。醫生也勸他理智一些。但我父親是一個倔強的人,他繼續做着他認為正確的事情。

  我經常在他的床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傾聽訪客對他說的話。你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嗎?他們說的總是關於金錢的事。他們永遠在抱怨,永遠在抱怨是環境和別人造成了他們的貧困。

  由於我當時還小,對法律術語一竅不通,因此所有的主題在我聽起來幾乎都一樣:財務困境,財務困境,還是財務困境……

  開始時,我還饒有興致地聽着他們的抱怨,但不久之後就覺得厭煩了。我開始憎惡貧窮,因為貧窮使人們不幸,貧窮使他們打擾我病中的父親,並乞求他的幫助。

  醫院的場景深深地刺激着我。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致富,要在30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第一章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3)  第二節

創造財富的四大支柱

  計劃是關鍵

  很多人安排自己的度假計劃比安排人生計劃還用心。然而,現實中只有兩種可能:或者由你自己來安排你的人生,或者由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